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1
摘要:里德堡原子是处于高激发态的原子,其主量子数大、寿命高,具有极化率高、电偶极矩大等特点,对外电场十分敏感。基于热蒸气室中里德堡原子的量子干涉原理(电磁感应透明和Autler-Towns分裂效应)的微波电场精密测量不仅具有远高于传统偶极天线的灵敏度,且具有自校准、对外电场干扰少、测量频率范围大等优点,是下一代电场测量标准。本文综述了里德堡原子的微波电场测量研究,详细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当前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未来发展方向。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2
摘要:针对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测试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多基站激光跟踪仪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三靶球测量方案,通过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解转站参数,并融合多基站测量数据实现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的测试。通过直线导轨和转台标准器对该方法的测试效果进行实验验证,结果显示相对于单基站激光跟踪仪的测试方法,三基站测量的定位精度提升了38.5%,定点重复精度提升了42.2%。将该多基站测试方案在型号为IRB14000的工业机器人上进行了试验,根据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验方法国标(GB/T 12642),得到了机器人位姿精度的测试结果,证明了该多基站测试方案的可行性。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3
摘要:使用经纬仪、激光跟踪仪进行协同测量时需要对不同测量系统的测量基准进行基准转换,传统基准转换手段较为繁琐耗时。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基准转换标准器,该标准器由基准转换组件、转向组件和三脚架组成,通过基准板上的测量靶点及立方镜构建坐标系实现基准转换。经验证该标准器在不同姿态下的平均位置偏差小于0.01 mm,利用基准转换标准器验证了经纬仪系统定位孔中心点的测量偏差均小于0.06 mm,立方镜法矢量的平均绝对偏差小于0.0043°。结果表明,该标准器操作方便快捷,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经纬仪与激光跟踪仪协同测试的基准转换需求,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4
摘要:针对薄膜热电偶测量表面温度的现场校准问题,以选定的薄膜热电偶模型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表面温度下胶层厚度引入的测量误差的CFD数值仿真和试验研究,得到表面温度、胶层厚度与热阻修正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热阻修正模型,并设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胶层厚度下,测温偏差大小随随着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增大而增大,与试验结果一致;在相同表面温度下,胶层厚度越薄,测温偏差越小,与实际情况相符。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5
摘要:对基于光谱共焦技术搭建的刮板细度计斜槽面深度测量装置的非接触测量数据进行算法研究。引入高斯滤波对整段测量数据进行滤波分析,再分左上平面、右上平面、斜槽底面三段进行高斯滤波,分离三个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信号及波纹度信号,解算出粗糙度值。对于高斯滤波中线,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左右上平面的直线倾斜度一致,可拟合为一条直线。以再次拟合的直线为基准线,求得斜槽面扫描点至基准线的深度值,得到斜槽面深度标称值为90 μm的示值误差为0.27~1.97 μm。与电感测微仪接触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刮板细度计非接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准确可靠。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6
摘要:模态质量和模态刚度参数可通过结构固有频率相互导出,在结构动力学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模态质量获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在于试验测试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梁结构,表明基于频率变化率的试验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可控制在20%左右,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7
摘要:针对航空航天领域对中低压气体脉冲压力测试与校准需求,介绍了一种基于出口调制型方式的中低压气体脉冲压力发生方法,利用稳定气流源和旋转阀,通过控制电机运动方式可在固定容腔中产生中低气体脉冲压力。根据旋转阀运动状态和阀口流通面积变化情况,建立气体压力关系式,通过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验证了旋转阀产生气体脉冲压力的可行性。利用本装置进行实验,开展不同电机转速和进气压力条件的实验,实验表明:产生的脉冲压力幅值在4MPa以下,脉宽在15ms以内,并且装置结构对脉冲压力波形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可进一步通过装置结构优化得到更为理想的脉冲压力波形。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8
摘要:针对压力传感器在低温环境下的动态校准需求,以波纹管为核心元件,设计了一种正弦压力发生器,其在常温和低温环境下都具有良好的密封性,生成的正弦压力范围能够覆盖正压与负压。通过改变正弦压力发生器的各项结构参数并进行实验,经分析验证,最终得到了计算正弦压力幅值的经验公式,确定了波纹管作为正弦压力发生器的可行性。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9
摘要:石英音叉具有谐振频率稳定、品质因素高等优点,适合用于制作原子力显微镜探针,论文分析了原子力显微镜用石英音叉探针驱动电路,包括前置放大、自激振荡和锁相环电路系统,对影响电路系统性能的器件参数进行分析,实现对石英音叉共振频率的检测及自动补偿调整,并对锁相环电路进行仿真及试验验证,试验证明电路系统满足原子力显微镜工作需求。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10
摘要:针对正弦扭矩标准装置气浮轴系的转动惯量在线测量需求,设计了采用扭摆法在线测量气浮轴系的转动惯量装置—非接触平面涡卷弹簧。因该涡簧圈数较少(小于设计标准中建议的三圈以上),因此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来分析该涡簧的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面该涡簧能够稳定提供足够的反作用力矩驱动气浮轴系作扭摆运动。实际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该涡簧测量转动惯量时,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测量结果精度较高,能够满足测量需求。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11
摘要:阐述了校准能力验证提供者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了对技术控制要素和管理控制要素两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点,提出从质量监督精细化和样品管理信息化两个角度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和提升,以达到加强校准能力验证提供者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效果。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12.
摘要:
2021(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1.013.
摘要: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