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1
摘要:微涡轮发动机具有重量轻、尺度小、功率密度高、无需充电等优点,是微型机械设备动力源的最佳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微涡轮发动机的转子直径在十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设计转速一般在每分钟几十万转至一百万转以上,功率目标在100 W以内。超高速微轴承-转子系统的摩擦与润滑问题是微涡轮发动机面临的瓶颈,目前微涡轮发动机大都采用气体润滑轴承。本文对微涡轮发动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总结,并重点回顾了气体轴承测试系统的研究成果,对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2
摘要:激光多普勒频移对面内振动不敏感的特点使三维激光多普勒测振成为了一道难题,为解决此难题,各研究机构开展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四种基于不同原理的三维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方法——基于多个光学头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基于一台LSV测振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结合频闪方法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基于单光学头的三维振动测量方法,总结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效果,并展望三维激光多普勒振动测量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3
摘要:原子干涉重力仪是一种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新型仪器,振动噪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原子干涉重力仪的测量精度。为实现高精度的重力加速度测量,必须对振动噪声进行控制。分析了原子干涉重力仪的隔振需求,阐述了原子干涉重力仪隔振系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以音圈电机为驱动的隔振方法、以压电陶瓷为驱动的隔振方法、振动补偿法三种应用于原子干涉重力仪的隔振方法,总结每种隔振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并展望原子干涉重力仪隔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4
摘要:针对现有点云配准算法众多、配准速度和配准精度不尽相同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DNSS与点到平面的ICP相结合的配准算法,利用DNSS提取源点云数据的关键点,利用关键点约束查找对应匹配点对,结合点到平面的误差度量方法计算最优刚体变换矩阵,从而完成点云配准。对配准后的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证明,基于DNSS与点到平面ICP结合的点云配准算法配准精度高于点到点的ICP算法和点到平面的ICP算法,且该方法处理几何特征复杂、特征明显的点云数据优势显著。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5
摘要:研制了一种用于原子干涉仪的外差式光学锁相环系统,实现了两台外腔半导体激光器频率和相位的同步,锁相后的激光拍频线宽低于1 Hz,10 MHz积分带宽内的残余相位噪音为0.002 rad2,频偏1~100 kHz范围内的相位噪音达到-100 dBc/Hz。研究了闭环相位噪音对原子干涉仪的影响,当自由演化时间为200 ms、拉曼π脉冲时间为30 μs、单次循环时间为1 s时,锁相后相位噪音对重力测量灵敏度的贡献为10μGal?Hz-1/2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6
摘要:目前激光对中仪校准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垫量块法,但是该方法存在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可靠性不高等缺点。针对激光对中仪校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集光束对准与二维定位误差校准于一体的激光对中仪快速校准方法,并研制了的相应的校准装置。所研制的。该装置采用激光头固定器安装对中仪的被测单元,利用光栅式二维移动平台改变被测单元位置,通过三维回零偏置转台安装和调整对中仪的基准单元,利用自研的光栅数显表实时观测和显示X、Y轴位置及状态信息。该校准装置测量范围为40 mm×40 mm,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3.2 μm。,具有准确性高、操作方便快捷、可靠性好等优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技术借鉴意义。为激光对中仪校准及其计量性能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7
摘要:通过对航空机电液压、环控、燃油等专业产品地面试验器的压力测量系统进行调查,发现了其存在的可计量性问题,本文将航空机电产品地面试验器压力测量系统的可计量性问题分为了技术指标不合理、测量仪表的选择不合理、管路、接头设计合理、试验器布局不合理四个方面,并逐一进行了介绍,最后为改进航空机电产品地面试验器压力测量系统可计量性提出了三点建议。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8
摘要:通过对某型发动机的室内试车间的整场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到发动机试车间内的流场状况,分析了试车间内的速度、静压等物理量,绘制整场流线,针对试车间的气动附加阻力截面法修正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截面下的速度、静压变化规律,为气动附加阻力修正截面法在实际试车中的测量布点提供了依据,并且做了某型发动机室内试车台的实测试验,得到了测量及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可以清晰的模拟出试车时的整场状态,能得到实测不便测量部分的数据,可以对试车间不便搭建测量的位置进行补充,基于仿真得到的测点布局满足测量和计算的需求。
江丹平,吕景波,雷继锋,付丰年,郝海英,户赫龙,于文军,焦永振,董亭义,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09
摘要:金属铑粉在汽车催化剂、气体传感器、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其纯度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准确测定铑粉中的杂质含量进而计算得出铑粉纯度数据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铑粉杂质检测方法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和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为比较二者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六西格玛统计方法对两种检测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并对有明显差异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和改善。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10
摘要:以计量技术为核心,探索适用于我国测量仪器的合格评定程序,将计量技术融入测量仪器产品的质量形成过程,充分发挥计量对测量仪器研制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活动的评价和保证作用,提升工业企业测量仪器整体供应水平,创新产业计量跨领域协同,推动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2020(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0.06.11
摘要:针对产品型号试验计量软件开发过程中针对性不强、编写效率低、通用性、可操作性和维护性差等缺点,本文研究当前软件工程化的优势和产品型号试验软件的编制标准,对计量软件开发的特性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模块设计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编写本单位《产品型号试验计量软件工程化管理办法》并应用到压力传感器/变送器检定软件的开发中,通过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