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1
摘要:分析了大型车辆装配基准线定位构建的一般方法及其问题,并简述了激光定位测量技术原理,推导出大型车辆精密装配激光定位数学模型,提出装配测量安全阈值的概念,之后分析了定位精度,并以之为依据建立了大型车辆精密装配基准线,明显的提升了装配精度和效率。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2
摘要:为解决表面对激光反射强度极低的试件在持续高温环境下振动响应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激光多普勒原理的高温振动测量技术。从激光反射信号增强、时域响应数据后处理、激光测振仪热防护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此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3
摘要:针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管式封装时,高温下环境聚合物粘接材料性能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无胶封装方法,选用石英套管作为封装材料,利用高频CO2激光脉冲加热,使传输光纤与石英套管实现可靠焊接,并对封装后的传感器的温度特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石英套管封装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室温~300℃具有很好的线性,可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测量。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4
摘要:为满足温度采集仪的校准需求,研制了高稳定性大型空气温度校准试验箱。阐述了该试验箱的箱体结构、工作原理。以箱体内传热过程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并结合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试验箱体内温度场以及空气流速场的分布及变化。通过试验证明该试验箱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度小、温场均匀性好,可推广应用。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5
摘要:为适应航天产品批量化及高效化的研制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产品数学模型的自动测量方法,在对产品数学模型进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在装配组件上预置标定实物并标定其位置信息,装配过程以标定物为测量对象,利用仪器自动采样、自动评价,实现对组件装配状态的快速测量及判定。经试验证明,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应用面广,适应性强,可以降低现场数据差错率,显著提升测量效率。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6
摘要:光子多普勒测振(Photonic Doppler Vibrometer:PDV)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高、动态响应快等优点,适用于高温、高压、高速等特殊环境,应用范围广泛。数据处理是 PDV系统的重要技术部分,旨在从含有大量噪声的测量数据中获被测运动体的速度信息。本文在条纹法的基础上,针对原始信号的去噪、奇异点等问题,分别采用移动均值滤波、以及小波变换法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被测物体的振动信息。利用激振台与经校准的激光测振仪进行振动测试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数据处理方法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7
摘要:针对钨铼热电偶在(300~1500)℃温度范围内溯源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的卧式检定炉上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采用对称式保护气法进行校准,并增加了一套耐温腔体密封套件,可以抽真空并填充惰性保护气,防止热电偶被氧化。试验表明,该装置在真空与充气两种状态下对同一支被校热电偶的校准结果一致性良好,该套装置可以开展外径尺寸为(φ3~φ10)、长度大于450 mm套管式钨铼热电偶的校准。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8
摘要:对用于半导体器件温度测量的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显微红外热成像技术基于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依靠测量被测件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确定温度。在中红外波段下,该技术具备最高1.9μm的空间分辨力,配合以发射率修正技术,能够测量非黑体的微小半导体器件的真实温度。该技术具备稳态温度成像测量能力、连续毫秒级甚至微秒级的高时间分辨力成像测量能力和脉冲条件下器件温度测量能力。在各类半导体器件不同工作条件的温度测量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09
摘要:辐射温度是表征辐射热源的核心参数,要准确测试辐射温度首先须准确测试热辐射体的发射率。本文根据弹药爆炸时火焰辐射温度的特性和普朗克定律的适用性,采用多光谱的方法对火焰光谱发射率进行拟合运算和绝对辐射定标,研制了适合于弹药爆炸时火焰温度的多光谱测温设备,并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完成了火焰辐射温度的准确测试。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10
摘要:高温气流温度是国防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中需要准确测量的重要参数,为武器装备的性能评价、状态监控等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高温气流温度测量与校准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技术分支的优缺点,希望能够为国防科技领域的高温气流温度测量提供参考,解决高温测量的难题。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11
摘要:根据发动机试车台轴向推力测量和推力偏心测量要求,对试车台的台架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分析。通过增加台架的动态特性,减小台架结构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采取增加动架的轴向刚度和减小横向刚度设计,提高动架的固有频率,消除发动机启动时动架的振动影响等,满足了某型小推力火箭发动机测试要求。
王楠楠,师钰璋 , ,王高 , ,周汉昌 , ,熊季军 ,梁海坚 , , 刘争光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12
摘要:温度是表征物体状态的参数之一,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在氧化、高温、腐蚀、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温度的准确测量一直是难题。传感器材料是进行温度测量的基础。蓝宝石单晶光纤具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熔点高,机械性能强等优点,是进行高温测试的一种首选材料。本文介绍了利用蓝宝石单晶光纤进行温度测量的几种方法,即蓝宝石光纤辐射高温测试技术、蓝宝石光纤光栅高温测试技术、蓝宝石光纤珐珀高温测试技术、蓝宝石超声波导高温测试技术的原理、现状、优缺点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了比较,为蓝宝石光纤温度测量应用奠定基础。
2018, 38(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8.06.13
摘要:为了研究二位三通电磁阀在微小流量下的换向性能,研究中对某型电磁阀换向时间差开展了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磁阀换向时间差为负值,且时间差随流量减小其绝对值增大。在高流量段电磁阀具有良好换向性能;而在低流量范围内,通过采用双衰减函数进行修正,可有效降低换向时间差引入的不确定度。研究表明将电磁阀作为换向器应用于小流量液体流量标准装置具有较高可行性。
2018, 38(6). DOI: 10.11823/hkjcjs.1674-5795.2018..06.14
摘要:受安装空间、高温环境和复杂介质等限制,压力测量系统中往往需要引压管腔来传递压力,管腔成为限制系统频响的重要因素。首先回顾了管腔动态特性的理论研究进展,简述了国内外围绕管腔动态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其次,介绍了现有的引压管腔主要校准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校准方法自身的特点和使用条件。最后,指出了现有校准方法在实际使用中的不足,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