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1
摘要:从分析计量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结合《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求,对计量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与智能制造的融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计量的网络化溯源与远程计量及智能化的计量管理与控制的构想,分析说明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即云计量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2
摘要:以导航终端为代表的用户部分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多种多样,功能和性能各不相同,对其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验证显得尤为必要,因而导航终端测试技术成为卫星导航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依托某课题对四种导航终端测试环境做了系统介绍,从而引出开展公共测试平台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4
摘要: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仪器仪表测量精度的建模方法。该模型结合改进的灰色系统和粒子群优化算法,通过测试数据对模型训练后得到仪表满量程内误差的拟合模型,进而可对仪器量程内任意测量值进行修正。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经济性、实用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5
摘要:提出了一种温度传感器测温偏差校准结果的压力工况修正方法,并以某裸露式温度传感器为例,进行了测温偏差的压力工况修正。根据雷诺准则,通过改变马赫数的方式来替代压力的改变,对测温偏差的计算修正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修正结果与试验数据比较接近,所提出的压力工况修正方法,可以为常压条件下该型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偏差校准结果提供修正的依据,同时也为其它类型温度传感器的压力工况修正提供了参考。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6
摘要:设计了一种圆管类工件直线度激光测量系统。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圆管类工件定心、内径获取和直线度计算的方法。研制了高精度的自动定心机构,采用双锥体同轴定心法实现测量系统在圆管类工件内的高精度自动定心,通过位置敏感探测器(PSD)和准直激光获得圆管各截面中心坐标,结合旋转扫描机构获得圆管内径测量值,并采用最小二乘椭圆拟合算法进行定心误差修正,最后运用上位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工件直线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定心准确度可达20μm,内径测量准确度可达5μm ,测量重复性稳定在7μm ,直线度测量准确度在40μm以内。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7
摘要:研制了一种采用非线性偏振旋转锁模效应的被动锁模掺Er3+飞秒激光器。利用性能稳定的980 nm激光二极管(LD)作为抽运光源,以高掺杂Er3+光纤为增益介质,在抽运功率为650 mW时,激光器锁模输出重复频率为31.25 MHz,平均输出功率为70 mW,中心波长为1560 nm,光脉冲宽度为163 fs的稳定飞秒脉冲激光。该激光器易于操作和调节,并且锁模状态稳定可以长时间的运行,其光纤结构更有利于小型化和便携化。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09
摘要:对二维线纹标准样板进行溯源测量时,需要对十字刻线进行高分辨力瞄准。利用二维动态光电显微镜,将二维样板十字刻线分别成像在相互垂直的两组狭缝上,狭缝宽度与刻线像的宽度基本一致,方向与刻线像平行,且在像空间上沿宽度方向错开约一个狭缝宽度的距离。当二维线纹样板沿某一方向运动时,对应方向被测刻线的像先后呈现在一组狭缝中,导致通过该组狭缝的光通量依次发生变化,对应的两个光电接收器的电信号存在相位差;信号处理系统根据两路电信号的相位关系,在信号交叉位置发出瞄准脉冲,锁定坐标测量系统,即得到该方向被测刻线的位置;分别对十字交叉刻线的两条刻线进行瞄准,即可得到对应交叉点的坐标。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0
摘要:无线压力采集仪使用环境温度与常规测量仪表存在较大差异。为解决无线压力采集仪在不同温度下的压力校准需求,设计了无线压力采集仪校准装置。该装置采用了三段控温的干式恒温炉以及自动压力调节,实现了各温度下的压力自动校准。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功能及测量不确定度满足现有无线压力采集仪的校准对装置的要求,可应用于无线压力采集仪的校准。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1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智能加载激光洛氏硬度标准装置,装置采用电动结合砝码的加载方式,实现了力值加载的智能化过程控制;采用外差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实现了压痕深度的无接触、高精度测量。试验表明:该装置稳定、可靠、精度高,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洛氏硬度新定义的要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2
摘要:针对目前汽车衡软件作弊的问题,研制一套可在实际运行工况下实时监测称重数据的系统。该系统采用A/D称重模块测量重量参数,基于人机界面架构,应用组态软件开发设计,选用SD 卡存储实时数据,结合3G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信息的远程传输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架构简单、工作稳定,而且各项指标到达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应用前景。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3
摘要: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高导叶片水流量测量稳定性和准确性较差的现状,对水流量测试系统中的试验器增加了闭环控制系统和当量回路,将密封垫由进气孔边缘局部封严改为叶片上下缘板整体橡胶垫封严,夹具由原来的两个进水口改为四个进水口,并对空气导管装配工艺进行了优化。对改进后的测试系统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试系统测试压力稳定、密封效果好,重复测量误差和测量分散度均满足高导叶片水流量测量设计要求,并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4
摘要:讲述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相对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优点,通过系统研究及参考JJF1164-2006台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规范,拟定了一套配置电子轰击(EI)源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的校准方法,详述了校准过程。结果数据表明本方法能适用于该类仪器的校准。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5
摘要: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引发了国内外北斗接收机研制的热潮,用户更多的关注北斗接收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那么北斗接收机的校准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北斗接收机定位精度的校准方法,然后通过校准试验来对比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6
摘要:光学电磁场探测探针已逐渐开始在相控阵雷达天线测量等上应用,它的幅度和相位测量准确度受到大家重视。为了实现对光学电磁场探测探针测量能力准确标定,本文引入电磁场测量探头的标定思路,提出利用矩形金属波导的电场产生标准幅度及相位实现对光学电磁场探测探针标定的方法,建立了标定装置,阐述标定实施过程。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实现对光学电磁场探测探针标定,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7
摘要:热电偶测量端位置的准确定位对于热电偶的校准和使用有着重要影响,特别对于铠装贵金属热电偶来说,由于无法通过肉眼准确识别保护管内部热电偶测量端的位置,因此在热电偶检定和使用过程中一般将其外保护管顶部作为测量端所在位置。然而通过现场试验发现,铠装贵金属热电偶测量端一般并不位于保护管顶部,本文提供了一种准确定位铠装贵金属热电偶测量端的方法。
2015, 35(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5.04.18
摘要:通过模拟电阻的有关原理阐述,提出对模拟电阻的校准,不仅要考虑激励电流大小的影响,也要考虑激励电流方向的影响。提出了针对不同等级的模拟电阻采用不同的校准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对模拟电阻校准进行了GUM法和MCM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合理。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的验证,证明校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