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9(5):3-4.
摘要:本文描述用激光干涉的方法测量机械振动的幅值及相位,并由此测量振动传感器灵敏度的幅频及相频特性,重点是相频特性,特别是反正切函数的计算方法。
1999(5):5-7.
摘要:介绍了无线遥控式超声波智能料位测量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速度快,重复误差小的特点,并有数据运算与记忆功能。
1999(5):8-8,16.
摘要:AnalysisandStudyofSpatialCoordinateTransformationTechnique(2)ZhouWelhu;LanYibing;DingShudan;FelYetai(上接1999年第19卷第4期第12页)7微分转动前已叙述,坐标系间的转换一般需多次旋转,旋转次序是任意的。但应记住,绕坐标不同的旋转次序,虽然旋转角都是三个,但各自旋转角之间的差别却可能较大。也就是说,旋转矩阵运算时不能交换位置。只有当ax,ay,a二均很小时,坐标旋转才与旋转次序无关,与左、右乘也无关。此时称转角a特别小时的转动为微分转动。微分转动不仅可以简化坐标转换,而且理论上可以解决绕空间任意轴的…
1999(5):9-12.
摘要:介绍了红外探测器时间常数测量装置的建立,关键技术的解决,并进行了不确定度的验证。
1999(5):13-16.
摘要:氢化锂含氚量的实际及化与氚的自然衰变规律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测定其变化规律,对贮存中的氢化锂含氚量进行了长时间跟踪测量。本文利用实测数据与多项式回归法,结合氚的衰变规律建立了氢化锂含氚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此模型在测量点具有很低的预测误差。
1999(5):17-21.
摘要:介绍了两种新的精确评价数据采集系统的直流增益和线性度的方法与过程,即“按码精确评价法”和“定间距(为量化误差整数倍)精确评价法”。同时讨论了介绍了的优缺点及应用。
1999(5):22-25.
摘要:通过了一个动态在线测量系统实例,分析滤波网络分布位置对系统动态测量误差的影响,并提出对于差动式动态测量系统,滤波网络必须位于和差动算电路之后的设计原则。
1999(5):26-27,30.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于表面温度传感器检定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此系统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运行可靠等特点。
1999(5):28-30.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研制出的便携式飞机称重系统,较详细的介绍了系统有很低的原理及应用。
1999(5):31-34.
摘要:介绍一种用于煤样分析的温度控制系统,硬件主要由热电偶专用放大器,8031单片机及其数字调功电路组成,软件采用了智能产生控制算法,应用结果表明,仪器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国标GB212-77。
1999(5):35-36.
摘要:学习ISO-10012国际标准,加强计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1999(5):37-38.
摘要:介绍了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等单位对化学计量进行考察的情况,浅谈了几点体会。
1999(5):39-40.
摘要:HX-200型显微硬度计由宁夏吴忠微型试验机厂生产。采用双弹簧片交承主轴、直接加破码的加荷方式。此加荷方式为无阻主轴结构。无阻结构的形式,特别适用于小负荷直接加码,因而负荷精度高。显微硬度计因负荷小、压痕小,因而测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大。此型号13OX和。比7X。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大,焦点视场要相应的缩小。487X的物镜视场只有o()3mrn。这样小的现场,对形成焦点的传动部分的配合传递精度要求较高。也就是说每次焦点的位置不能有变化。这里面有加工精度问题也有装配调整技巧问题。本文重点介绍焦点压痕视场的调整部位以及调…
1999(5):41-42.
摘要:经多年检定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实践,现对经常遇到的加载误差、频响及失真等检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几点体会,希望能作为有关检定规程的补充。lbD载误差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的检定框图如图1。显然,这里不仅要求标准电压表准确度要满足要求,而且要求电压表的输入阻抗要足够高,问题恰恰在于低频电压表及视频电压表虽然输入电阻可达几百ho,但与其并联的输入电容却为24~50Pf,当测量1*HZ信号的输出电平时,此时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小于6.6ho,这等效于信号源的负载被加重,从而引起加载误差,尤其是当低频源输出阻抗为5ho时,…
1999(5):43-44.
摘要:国军标GJB2725-96《校准实验室和测试实验室通用要求援国防科工委于1996年颁布的用于实验室的标准之一。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一样,该标准是按照一种统一的格式和要求来编写的。这种统一的编写方法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用词严格准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较强,实践证明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但我们在学习标准的过程中,有一种感觉,就是从总体上把握标准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这种编写方法类似于法律条文,使得标准中的每一条都似乎处在彼此“平等”的位置上,不能很好地反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学完以后难以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