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四种测量玻尔兹曼常数的原级温度计研究综述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1

      摘要 (1374) HTML (434) PDF 2.80 M (25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利用基本常量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SI)。其中,温度单位“开尔文(K)”采用玻尔兹曼常量(k)重新定义。精确测量玻尔兹曼常量是重新定义开尔文和复现热力学温度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用于测量玻尔兹曼常量的四种原级温度计:声学气体温度计、介电常量气体温度计、约翰逊噪声温度计、多普勒展宽温度计。阐述了四种原级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并探讨了它们对玻尔兹曼常量值修订起到的贡献。最后对原级测温方法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总结与展望,为热力学温度的复现和传递提供研究支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气体中痕量水蒸气测量技术进展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2

      摘要 (730) HTML (284) PDF 829.59 K (11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测量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许多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对气体水分含量更加严格的测试要求,对于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测量灵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测量nmol/mol痕量水分的仪器方法有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法、光腔衰荡光谱法、大气压离子质谱仪法;达到这个痕量水平的传感器类测量技术有石英晶体微天平法、冷镜露点法、阻容法、电解法。针对这些测量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分析,通过克服测量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痕量水含量的测量准确性,对促进痕量水含量准确测量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 0+1
      • 1+1
    • 基于深度学习的合作目标靶球检测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3

      摘要 (661) HTML (258) PDF 10.80 M (8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复杂场景下激光跟踪仪对合作目标靶球的精确识别难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合作目标靶球高效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合作目标靶球的图像特征,然后采用改进的YOLOv2模型,针对合作目标靶球多尺度与小目标占比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改进方法,同时为提高网络模型对复杂背景的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数据增强方法。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注意力机制与数据增强的改进YOLOv2模型对复杂背景的抗干扰能力较强,且对合作目标靶球的检测精度有显著提高,在合作目标靶球测试集上的检测准确率达到92.25%,能够有效满足激光跟踪仪在大型装置精密装配过程中的目标检测精度需求。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宽带可调谐光源瞬时波长测量方法研究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4

      摘要 (751) HTML (240) PDF 1.33 M (1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激光波长作为“米”基准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其量值准确性在计量校准、精密测量以及光谱探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标准物质吸收谱线的波长基准仅能用于单一波长的计量校准,对于宽带光源波长校准手段有限。本文开展宽带连续调谐激光波长校准技术研究,利用飞秒激光频率梳宽光谱、光频可溯源至原子频率标准、稳定性高的特点,对宽带调谐光源在调谐输出时的连续光波长进行测量,最终实现了1 nm带宽下可调谐激光器调谐输出过程中瞬时值的测量,并利用该结果对可调谐激光器在121 GHz带宽的调频非线性度进行了评价。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膜片式光纤动态压力传感器的研制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5

      摘要 (732) HTML (235) PDF 957.27 K (7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好地满足动态压力的测量需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法布里-珀罗(Fabry-Perot,F-P)干涉原理的膜片式光纤动态压力传感器。从理论上分析了多个反射面对F-P腔光谱的影响,提出了得到单一F-P腔的方法。进而采用机械研磨的方式对传感器膜片外表面进行粗化加工,有效解决了由多个反射面带来的光谱复杂问题。对传感器进行静态压力和动态压力标定试验,结果表明:传感器性能良好,在0~200 kPa(表压)范围内的静态压力测量误差小于等于0.5 %FS;在20~2500 Hz范围内,传感器的幅值灵敏度相对误差优于±10%。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基于ABAQUS CEL的高速水冲击载荷仿真与试验研究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6

      摘要 (844) HTML (200) PDF 2.70 M (2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陆两栖飞机水箱汲水过程中形成的高速水流冲击问题,开展了高速水冲击载荷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调节腔内气压的水冲击试验方法,通过调节储水容器内气压改变水流冲击速度,开展高速水流冲击试验研究;运用ABAQUS CEL数值仿真方法,预设水流初始速度,建立高速水流冲击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水流速度和水管端部与平板间距对于冲击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不大,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水流速度越大,平板受到的冲击压力越大;水管端部与平板的间距越大,平板受到的水流冲击压力越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介电型电活性聚合物圆柱形驱动器侧向特性的研究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7

      摘要 (706) HTML (232) PDF 2.48 M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活性聚合物(EAP)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电型EAP圆柱形驱动器作为其典型应用之一,其输出的侧向偏转力和侧向弯曲角度受到介电型EAP膜拉伸面积比例、介电型EAP膜卷绕层数和柔性电极涂抹面积比例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来确定其作用规律。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对介电型EAP圆柱形驱动器输出的侧向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试验测试装置,通过控制变量试验测得了大量试验数据;分析处理试验数据,初步得出了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介电型EAP圆柱形驱动器输出的侧向偏转力和侧向弯曲角度都会受到介电型EAP膜拉伸面积比例、介电型EAP膜卷绕层数和柔性电极涂抹面积比例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其输出的侧向性能产生不同的作用结果。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双光梳绝对距离测量实验研究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8

      摘要 (726) HTML (252) PDF 735.92 K (1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度测量作为几何量测量关键共性基础技术之一,在科学研究、高端装备制造及空间探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双光梳绝对测距技术充分发挥了光学频率梳的时域超短脉冲和频域高分辨特性,实现了高测量速率的绝对距离测量。目前双光梳测距存在测量范围小、测量精度低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梳测距技术与相位测距技术相结合的方案,采用双光梳测距技术实现非模糊距离范围内长度的高精度测量,利用相位测距技术实现非模糊距离整数倍测量及指示功能,作为双光梳测距高精度测量的有效补充。搭建实验系统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0~70 m的测量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5 μm。

      • 0+1
      • 1+1
      • 2+1
      • 3+1
    • 多档位扭摆推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标定实验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09

      摘要 (695) HTML (271) PDF 3.40 M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卫星用中高功率电推进器产生的推力范围跨度大,现有的推力测量装置存在测量范围不全、抗干扰能力差导致测不准等问题,开展了多档位三丝扭摆推力测量装置研究。首先,建立了推力测量装置物理模型,研究了推力与偏转位移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实现了多档位三丝扭摆推力测量装置的设计。接着,采用标准砝码与定制砝码对测量装置进行标定,并通过标定实验确定各档位下的测量误差。然后,综合考虑了装置的不确定度影响因素,设计相关试验开展不确定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多档位三丝扭摆推力测量装置设计的小档位推力为98 mN的不确定度为0.030 mN(k=2);中档位推力为490 mN的不确定度为0.068 mN(k=2),大档位推力为980 mN的不确定度为0.092 mN(k=2)。多档位扭摆推力测量装置采用换档位的测量方法实现了9.8~1029 mN范围的推力测量,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解决了宽范围推力测量过程中全量程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为中高功率电推进器推力测量提供技术支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仪表着陆信号发生器校准研究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10

      摘要 (849) HTML (224) PDF 1.09 M (7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仪表着陆信号发生器是仪表着陆系统机载设备的专用检测设备,目前国内还没有公开发布的关于仪表着陆信号发生器的国家或行业范围内的检定/校准技术标准。本文通过对仪表着陆系统原理进行剖析,从仪表着陆信号发生器工作特点入手,对航向信标、下滑信标、指点信标等信号特点进行分析,给出了计量特性,并基于频谱分析仪直接测量法给出了各项计量特性的校准方法,同时对频谱分析仪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用GUM法评定了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给出的校准方法可满足仪表着陆信号发生器关键参数的校准需求,使用频谱分析仪校准符合仪表着陆信号发生器各计量特性的量值溯源要求。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RV减速器振动特性的自相关分析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11

      摘要 (757) HTML (205) PDF 2.75 M (8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RV-40E减速器振动特征的相关性,解析振动信号中特征频率,利用精密减速器综合测试平台对RV减速器进行定速、升速和降速测试,采集不同转速下的振动信号。通过MATLAB进行数据处理,对各转速下的振动信号做频域分析和自相关分析。研究发现,RV减速器自相关性随转速增大而增强;在降速和升速过程中,自相关不具有周期性;一级和二级传动啮合频率对减速器运行影响较大。本研究可为RV减速器的故障诊断提供有效手段。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对计量内涵及其发展重点的思考

      202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3.12

      摘要 (632) HTML (241) PDF 698.06 K (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当前计量工作存在滞后于产业发展、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从计量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和应用实践出发,通过分析计量的内涵、计量与测量的关系,并结合现阶段计量体系架构和实际工作开展情况,探讨计量工作在管理、技术和理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聚焦测量需求、测量过程、测量标准、测量结果等测量体系组成要素,提出计量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切入点,为当前质量强国、数字强国背景下充分发挥计量作用提供参考。

      • 0+1
    • 封面

      2022(3).

      摘要 (668) HTML (153) PDF 128.01 K (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目录

      2022(3).

      摘要 (835) HTML (182) PDF 262.42 K (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