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1
摘要:计量与测量是密切相关但本质不同的两个技术专业,不应混为一谈。建立基于测量行为综合模型的传感器计量检测技术体系,是提升和健全传感器评价能力、研究解决传感器现场校准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试验设施的综合评价,应当全面考虑试验测试数据质量评价与试验环境仿真质量评价。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2
摘要:熵作为信息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以熵为基础的最大熵原理也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与应用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自有的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使用贝叶斯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最大熵原理可以估计先验分布。本文以Shannon熵为主要对象,对目前研究中涉及的不同约束下最大熵原理进行了归纳,并整理为形式较为统一的模型。论述了利用转换函数法、密度核估计法等改善传统最大熵原理不足的方法,具体介绍了它们的改进思路、理论模型及应用特点。最后结合实践,从约束选择、评价指标和优化算法等方面对最大熵原理改进方法进行总结,为最大熵原理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3
摘要:随着体积小、精度高、智能化的MEMS器件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MEMS计量测试技术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我国MEMS计量测试技术,介绍了国外多个机构和组织的MEMS计量规划和技术现状,梳理了先进的MEMS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工作,指明了在哪些方面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可以帮助国内研究者了解国内外MEMS计量测试技术研究现状,进而促进我国MEMS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4
摘要:针对高灵敏度磁传感器的计量与标定,开展了基于铯光泵磁力仪的地磁噪声补偿研究。在原子谱灯铯光泵磁力仪基础上,用激光替换原子谱灯作为铯光泵磁力仪的光源,设计激光光泵磁力仪,应用于地磁噪声补偿系统,再通过实验对基于以上两型光泵磁力仪地磁噪声补偿系统的磁场补偿能力并进行了分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以上两型铯光泵磁力仪的地磁噪声补偿系统均能复现功率谱密度优于0.5 pT/Hz1/2@1 Hz和噪声峰-峰值低于10.8 pT(10 Hz采样率)的磁场,且激光光泵磁力仪在较大磁场下补偿效果更好。该结果为设计用于磁传感器计量与标定的地磁噪声补偿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5
摘要:为满足惯导测试的综合需要,研究具有角位置、角速率、角振动三个功能的单轴转台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根据功能要求,进行控制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和主要部件选型,进而建立转台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电机伺服驱动原理和控制算法,给出了控制参数整定方法,并设计了上位机控制软件。经过坐标变换,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可转换为直流电机,即一个二阶机电系统,驱动器采用“位置-速度-电流”三闭环控制算法对其进行控制。针对高频角振动时振动幅值衰减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所实现的转台可以进行大负载下的高频角振动,为惯导测试提供了保障。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6
摘要:传动装置试验台无损连接制动系统是传动装置试验台大转矩原位校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对装甲车辆大转矩传动轴的无损连接制动。为了在满足现场空间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原位校准的准确性,本文设计了一套与现场大转矩动力输出装置相匹配的无损连接制动系统。该系统不仅适用于现场狭小空间,而且可根据传动装置试验台输出转矩的大小提供与之匹配的传动轴抱紧力,实现对传动轴抱紧力的精准控制。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传动装置试验台输出转矩与抱紧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了满足制动要求的同时不损伤传动轴的结果,同时通过试验表明,该无损连接制动系统可实现在传动轴承受小于30000 N·m下的无损连接制动。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7
摘要:依据GJB1801-1993《惯性技术测试设备主要性能测试方法》设计了一套基于MSP430单片机的高精度转台角速率校准系统,实现了对速率转台的高精度角速率测量校准并给出了测试实例。该系统采用定时测角法,用高精度恒温温补晶振作为时间基准时钟,单片机控制正交解码芯片HCTL-2032对圆光栅传感器输出正交信号进行解码计数,同时设计了硬件周期同步电路保证了系统的等精度测量,最后由上位机应用软件做数据处理并显示、存储、报表打印。校准结果表明:在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超低速转速标准装置上进行角速率(0.001°/s~600°/s)校准,结果最高精度在360°间隔达到3×10-7。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8
摘要:延迟时间是拖锥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为实现拖锥系统管路延迟时间的精准预测,本文基于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对拖锥系统进行理论建模,同时考虑不同流动状态管路中粘性阻力的影响,模型的适用性得到改善,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使模型更具备实际工程应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管路自身结构参数和环境参数对拖锥系统延迟时间的影响,随着管路长度和环境背压的增大管路延迟时间增大,随着管路直径、阶跃压力和环境温度的增大管路延迟时间降低。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09
摘要:总压探针结构是影响探针性能的关键因素,结构对总压系数、不敏感角大小等性能影响很大。为了研究总压探针性能的结构敏感性,制作不同类型且不同关键尺寸的总压探针,包括凸嘴型总压探针和带套型总压探针。在校准风洞上对这些探针进行总压系数校准试验,发现整流罩型探针性能最好,屏蔽罩型探针次之,凸嘴型探针性能最差。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得到了探针关键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10
摘要:复杂海况下传递对准受杆臂效应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失准角发散程度和对准时间长短。为研究不同等级海况对杆臂效应的影响程度,本文基于分离建模的思想建立船舶六自由度模型,进而建立等效杆臂效应模型。仿真中在等效杆臂效应模型中采用速度匹配传递对准,对比分析中采用卡尔曼滤波、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补偿和计算补偿法三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五级海况为进行传递对准的最高等级海况。仿真结果为实际演训、作战、执行任务等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也能为船舶安全及舰载机起降训练安全提供指导意义。
2022(1).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2.01.11
摘要:目前光电高温计的长期稳定性参数通常需要通过人工测试得到,存在测试效率低、数据管理复杂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设计了一套光电高温计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C#实现流程控制、数据采集与处理、波动度分析计算、历史数据回看等功能,且能够自动计算光电高温计测量固定点温坪时的波动度,并将测试数据存储为统一格式,便于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该系统具有易操作、工作效率高的优点,可有效满足光电高温计性能测试与分析的需求,其波动度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15 ℃,在光电高温计环境适应性试验和优化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