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1
摘要:针对多变量综合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多物理量群体效应思想,以具有公共时基的多维矢量空间方式表征多变量测量结果,展现它们之间的耦合、关联、因果、时序等关系。并阐述了数据采集系统通道间延迟时间差的地位、作用和价值,介绍了用通道间延迟时间差方式,定量评估不同通道的同步差异,用以进行多通道同步采集的时基补偿和修正,以最终将数据采集的同步界面延展到各通道传感器的测量端。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2
摘要:芯片级原子钟是一种小型、低功耗、高精度的时间频率设备,与微惯性测量组合和卫星导航技术相结合,形成微型导航定位授时单元,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军事领域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芯片级原子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阐述了芯片级原子钟研制的难点及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型原子气室制备技术、微机电系统集成技术和芯片级光学频率梳技术等,最后对芯片级原子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3
摘要:流场品质对航空发动机室内试车台上性能试验结果有重要影响,高品质流场是室内试车台进行气动附加阻力准确修正的基础。本文对比介绍了国内外室内试车台气动流场参数要求差异,分析了室内试车台进排气结构等因素对流场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以试车间气流速度均匀性、引射比、进气道总压均匀性为核心参数的流场品质评价参数体系,并针对未来国内室内试车台在提高流场品质方面需开展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4
摘要:针对正弦信号同步采样的定量判定,以及不同步采样时同步误差的定量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参数拟合的评价判定方法,可避免同步判定时影响分辨力的1的计点误差。在此基础上,定义并实现了同步误差的定量评价。在实际正弦曲线、方波曲线和三角波曲线的采集测量实验上,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及可行性。使用单频数字滤波处理后,将其推广应用到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同步采集测量评价中。本文所述方法可用在对同步要求较高的采集测量系统的同步特性定量评价中,也可用在准同步采样测量中,用于定量给出同步偏差,以进行测量误差的补偿和修正。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5
摘要:为了消除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系统中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对测量结果的不利影响,搭建了多目视觉测量系统对三维扫描测头进行空间同步定位。由于系统中相机与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较大,标志点重投影误差难以评价空间定位误差,另外受相机标定精度影响,光束法平差对三维坐标修正不明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改进了光束法平差,在传统光束法平差的误差方程中引入摄影比例尺,再将整体参数的优化分为两步,先修正相机内、外参数,再修正被测点三维坐标,以提升系统的三维重建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对一维基准尺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量结果与参考值之间的偏差小于0.300 mm,标准差不大于0.110 mm,满足三维扫描测量机器人系统的应用需求。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6
摘要:本文以惯性测试设备为应用对象,研究基于RTX的角度编码器信号实时采集。在惯性测试设备控制系统设计中,角度编码器信号实时采集的设计是实现惯性测试设备角位置和角速率高精度控制的关键。区别于基于硬件实时采集的开放性差且电路复杂的方法,本文基于RTX+Windows系统平台进行实时采集。通过设计基于RTX的角度编码器信号实时采集硬件方案及接口驱动程序,实现了对惯性测试设备角位置的实时采集,并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转台角位置实时采集,并且满足对转台的实时控制要求。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7
摘要:激光目标模拟器被广泛应用于激光制导系统测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激光信号模拟光源的方位会较大幅度偏离设计指标,需要对其进行现场校准测试。首先对激光目标模拟器的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分别从硬件及软件设计方面对激光目标模拟器校准装置的研制方案进行了阐述。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可准确测量、检定激光信号模拟光源的方位、发射角、信号功率等参数,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使用要求。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8
摘要:压力发生器以其准确度等级高、操作简单、可自动检定等优点被计量检定部门作为计量标准器使用。它与数字压力计区别是具有测量功能和控制功能。测量功能是数字压力计具备的功能,控制功能是压力发生器所独有的功能。本文通过对控制功能的工作原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提高控制功能的方法。并结合检定软件和检定数据进一步诠释检定规程的要求,对更好地开展检定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09
摘要:为了解决航空、航天、兵器及其他武器装备中对质心位置的高精度测量问题,实现飞行器质心位置的高精度测量,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质量反应法的高精度质心测量系统,介绍了其测量原理,描述了该系统结构组成和测量方法,并对实验数据及其溯源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对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和生产起到保障作用,并由此得出了利用该装置建立质心量值溯源体系的可行性。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10
摘要:复合校准技术是武器装备型号项目中使用的高精度惯性器件校准的核心技术,能够在实验室模拟惯性器件“真实”的使用环境。本文针对在离心-振动条件下的加速度计复合校准问题,从系统中存在的动不平衡问题出发,建立了离心-振动复合模型并讨论了在顺臂安装和垂直安装下受到的加速度大小,给出了整个校准系统的不确定度分析。最后基于离心-振动复合校准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证明了本文所设计的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能够模拟真实的校准环境,提高校准精度。
2021(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21.04.11
摘要:多参数测试设备的高精度校准对提升惯性器件实战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归纳分析现有多参数测试设备的计量标准,指出分立校准的环境条件与多参数测试设备的使用条件不一致,校准结果适用性有限。建议研制适用于多参数复合环境的传递标准,开展多通道异步数据的同步采集与动态校准技术和多参数测试设备可计量性设计等研究,形成与多参数测试配套的计量技术体系,提升惯性器件多参数测试设备的校准能力。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