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17, 37(4):1-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1
摘要: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超薄材料,单层石墨烯理论厚度仅为0.335nm,基于石墨烯优异的材料特性和机械性能,可望设计制作出结构优、性能佳的石墨烯谐振敏感结构,实现超高灵敏度振动测量。本文就石墨烯谐振式振动测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石墨烯谐振式振动测量研究现状、石墨烯谐振器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等。振动测量在航空航天、汽车、微电子、建筑等方面具有普遍而重要的需求,探索研究微纳结构、超高灵敏度的石墨烯振动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7, 37(4):4-8.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2
摘要:双目立体视觉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今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其中在精密测量上起到的作用不可或缺。匹配技术在双目测量中尤为关键。本文从立体匹配技术的现状出发,介绍了现阶段匹配技术运用的主要方式和关键算法,以基于基元的匹配算法入手,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通过对比各算法的优缺点,获得对匹配技术的进一步了解,为未来进行双目视觉测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2017, 37(4):9-12.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3
摘要:扑翼飞行器是一种仿照鸟类飞行的新概念小型无人飞行器,区别于传统固定翼和旋翼飞行器,它主要通过机翼扑动与空气相互作用来提供飞行动力,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姿态变动。扑翼飞行器气动特性测试的实质是揭示在非定常流场环境下,扑翼飞行器气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相关扑翼飞行器设计参数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通过气动试验方法为扑翼飞行器飞行控制和结构优化等研制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这将对新型扑翼飞行器理论研究以及飞控品质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叶帆 , 张洋 , 兰志广 , 李汝鹏 , 刘巍 , 邢宏文 , 葛恩德 , 王福吉
2017, 37(4):13-19.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4
摘要:现有的法矢量测量技术无法满足测量精度和实时性的双重要求,法矢量计算方法不能适用于不同曲率的曲面。本文利用双目立体视觉,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自适应的法矢量测量方法。首先,在双目立体视觉的基础上,基于变曲率曲面特征建立制孔区域曲面模型,提出投影点的布局方法。然后,基于三维重建的投影点数据,提出了基于曲面曲率自适应识别的法矢量计算方法。最后,针对小曲率曲面样件的测量结果,与三坐标测量仪测得的法矢量进行对比,用以验证本双目视觉测量方法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法矢量误差为1.6°。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法矢量测量的精度,满足大型航空零件现场测量的工程要求。
2017, 37(4):20-2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5
摘要:介绍了加速度计稳定性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根据环境因素可以对稳定性测试的影响,因此对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基础水平倾角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加速度计温度误差模型,确定了建模方法。在稳定性试验中,使用高精度铂热电阻测量加速度计的工作温度,对加速度计的模型方程系数和输出进行温度补偿;使用地震前兆倾斜仪监测基础水平倾角变化,对加速度计零位输出进行补偿。
2017, 37(4):24-2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6
摘要:在火箭炮和导弹发射过程中,用于测试发射装置振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会受到高速气流的冲击。为了探究高速气流对加速度测试可能造成的影响,介绍了有关实验室及靶场测试方法与结果。在实验室内是采用压缩空气,模拟高速气流环境,观测加速度计分别在裸露与掩埋状态下的响应曲线。通过对测试曲线的比较分析,并结合靶场测试结果,得出在高速气流环境下应对加速度计进行气流防护的结论,该结论及试验方法对火箭炮和导弹发射装置的加速度测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7, 37(4):27-30.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7
摘要:介绍一套用于发动机进气流量管流量校准的缩比模型实验装置。该装置以一定的比例模拟航空发动机试车间结构,设计了进气段、流量段、风机段等系统,进气道速度上限为100m/s,进气流量15kg/s。
2017, 37(4):31-35.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8
摘要:分析研究了弱撞击式对接机构对接性能试验台在线校准技术,针对试验台六维力测量单元工作原理和试验台结构特点,开展试验台六维力测量单元在线校准方法研究。基于伺服电机控制器和行星丝杠结构的传力机构设计结构紧凑的高精度标准力源加载机构,并研制轻便可控、准确定位的六分量力计量工装来解决试验台六维力在线校准中平稳施力和基准同一的技术难点,研制六维力测量单元在线校准装置,实现对弱撞击式对接机构对接性能试验台六维力测量的量值溯源。
王文娟 , 阚劲松 , 张继平 , 王酣 , 王晓童 , 殷玉喆
2017, 37(4):36-39.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09
摘要:固态微波功率器件由于其封装形式的特殊性,测量过程中必须引入测量夹具作为桥梁,才能完成接口形式的转换,进而开展测试工作。针对固态微波功率器件微波电参数的测试中,测量夹具给测量结果带来影响而不可忽视的问题,对固态微波功率器件测量夹具及其校准技术进行了研究。文章介绍了采用TRL校准方法,并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的误差修正功能来去除测量夹具误差,从而得到被测器件的真实性能参数。通过具体试验数据表明,对测量夹具的校准和误差的去除是可行有效的,从而可以在测量结果中去除测量夹具的影响而得到被测器件的“净”参数。
2017, 37(4):40-44.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10
摘要:温湿度计检定箱是一种用于模拟自然气候温湿度状态的专用设备,其性能直接与被检设备检定结果相关。本文根据开展温湿度计检定箱性能检定工作的需要,针对当前缺少温湿度计检定箱检定规程的实际,研究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提出温湿度计检定箱温度量的技术指标、检定方法和检定数据处理规则,以规范温湿度计检定箱检定工作程序。
2017, 37(4):45-48.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11
摘要:传统的集成系统校准采用单台仪器计量和系统功能检查来完成,系统性能和技术指标无法保证,雷达射频测试系统的整体校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设计组配标准化、通用化的现场传递标准件,即通过组配单件传递标准件、组合传递标准件,建立与雷达射频测试系统相对应的功率、幅度、相位、噪声和反射系数等电参数的工作标准,通过对以上各参数的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重复性和稳定性的考核,解决雷达射频测试系统的量值传递问题,实现雷达射频测试系统的现场整体校准。
2017, 37(4):49-52.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12
摘要:指针式仪表的自动识别为船舶设备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技术手段。本文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指针式表盘自动判读方法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对多种指针式仪表的同时识别,识别过程分为表盘分割、刻度识别、指针识别和仪表类型识别等几个部分,运用中心投影法和图集分类比较法等确定了仪表刻度、指针位置和仪表类别,实现了船用指针式仪表示值的自动识别,并通过试验和误差分析验证了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2017, 37(4):53-56.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13
摘要:通过对多种微小电阻测量方法的研究,从测量时面对的问题、受到的干扰以及方法的不足入手进行改进。采用四线测量法设计的微小电阻测量装置,避免了测量馈线、温升、辅助元件等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进而实现精准地测量微小电阻的目的。经过试验从实验数据可直观地看到测量误差减小,证明做出的改进对精确测试微小电阻有实用意义。
2017, 37(4):57-60.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14
摘要:氟氯测定仪是用于煤炭或其它可燃物质中氟元素、氯元素指标的仪器,测试结果是火电厂、煤矿、钢厂、石化等行业必须的参数指标。氟氯测定仪目前并没有可依据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等技术性文件。本文根据其仪器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容易操作且可靠的校准方法,分别对其控温性能和测量性能等指标进行计量校准,校准结果具有较好的溯源性和可比性。
2017, 37(4):61-63. DOI: 10.11823/j.issn.1674-5795.2017.04.15
摘要:热处理炉的有效加热区的测定是掌握热处理炉性能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存在不同的测定方法技术规范,通过对温度场测定过程中时间和温度参数间关系的理解,可以熟悉这些规范的侧重点,有利于理解和掌握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灵活使用规范,体现温度场测定的意义。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