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9, 29(3).
摘要:介绍两路或多路NaI(T1)探测器γ能谱数据的合成方法及初步成果,以“特征峰叠加”的方法对^133Cs和^60Co的仪器谱进行单峰和双峰的叠加试验,为天然γ能谱合成提供依据。实验表明,“特征峰叠加”的方法可较好地反映各仪器谱合成前的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9, 29(3).
摘要:2004年3月31日,我国首次由政府批准组织,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企业参加,展示民营企业参与国防建设实例、能力的一次盛会“首届民用工业企业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展览会暨研讨会”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主持,国防科工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华祝致开幕词,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发表讲话,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总参、总政、总后等部委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2009, 29(3).
摘要:德国弗劳恩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成功研制出400W功率的飞秒激光器,有望在超高精度材料加工上得到工业化应用。 在医疗技术、微电子、航空航天和太阳能技术领域,高精度薄膜材料剪切、纤维增强材料打眼或陶瓷部件表面构造都需要使用飞秒激光器。
2009, 29(3).
摘要:日前,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惯性技术研究室对电子十三所和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制的国产硅微机械陀螺仪开展了比对测试工作,依据《国产硅微机械陀螺仪测试大纲》,对两家比测单位提供的几只陀螺仪进行了全部的参数测试和环境试验(主要是振动和冲击),并负责编制了《国产硅陀螺仪测方法及计划》。
2009, 29(3).
摘要:车载GPS导航仪成了近年来最热销的汽车配件。近期,广东省质监局对车载GPS导航仪进行了一次质量监督抽检,这在国内还是首次。据悉,抽检中40批次产品有四分之三产品质量不合格。抽检不仅发现了部分产品定位不准,还发现了一半导航仪辐射超标。
2009, 29(3).
摘要: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彤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SF1组研制出的原位透射电镜测量装置,实现了纳米管/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单元在透射电镜中的原位表征。在确定器件材料结构的同时,原位测量电输运性质。
2009, 29(3).
摘要:一种能够对生活污水、江河湖泊水和工业污水进行自动监测、监控,被喻为高智能“警察”的新发明——顺序注射自动监测水中COD、氨氮和pH集成仪器,由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离科学研究所梁恒教授主持研制成功,并于近日通过了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
2009, 29(3).
摘要: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在受到压力时,细胞会吐出一股含有微量氮氧化物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气流。最近,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研究人员成功制作了一种超灵敏气体探测器,该探测器甚至灵敏到未来也许能探测到一个单细胞的微量排放,这为确定药物或纳米粒子是否会损害细胞或研究细胞间如何相互通信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2009, 29(3).
摘要:自2006年压力计量测试技术交流年会召开以来,国内活塞压力计、数字压力计等新规程陆续发布、实施,特别是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压力计量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书的出版发行进一步促进了压力计量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压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在压力计量、校准、工程试验中的应用。
2009, 29(3).
摘要:国防科技工业第一计量测试研究中心拟于2009年10月下旬举办“2009年度国防军工测力、硬度计量与测试技术交流会”,会议将邀请国内资深力学计量测试专家作专题报告,并进行规程宣贯。真诚希望国防军工系统计量同行踊跃投稿参加交流,也欢迎其他领域计量同行参与交流。
2009, 29(3).
摘要:叶片的型面质量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叶片型面测量的重要性,本文对现行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比较完整地评述了其适用情况、测量精度、测量能力及局限性等,针对未来叶片的发展,提出了叶片型面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2009, 29(3).
摘要:介绍两路或多路NaI(Tl)探测器γ能谱数据的合成方法及初步成果,以"特征峰叠加"的方法对137Cs和60Co的仪器谱进行单峰和双峰的叠加试验,为天然γ能谱合成提供依据.实验表明,"特征峰叠加"的方法可较好地反映各仪器谱合成前的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009, 29(3).
摘要:通过计量业务分析,提出了一种柔性计量平台的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柔性计量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计量模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该计量平台通过设计相应的计量模板,能支持手工、自动和文件导入测量的柔性,数据处理的柔性以及报表生成的柔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文提出的技术方案正确可行,符合现代计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009, 29(3).
摘要:针对MEMS产品工程应用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MU加表标定模型,更清晰地分离出与安装误差有关的投影关系阵以及与器件误差有关的刻度转化阵.并且,在此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不需转台的快速标定方法.投影关系阵不变,该方法减少了观测量,只需6位置来估计加速度计的零位和标度因数,同时进行了现场误差补偿.
2009, 29(3).
摘要:航天器上使用了大量的火工装置来完成特定的功能,它们在动作时会引起强烈的高频冲击环境,对航天器上的仪器设备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借鉴活塞压力计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专用爆发器,它同时具有传统的密闭爆发器和推力测试架的功能,能够同时测试航天火工品爆炸后产生的压力、加速度和位移等冲击参量,可增加一次试验能够获得的测试信息量.
2009, 29(3).
摘要:在介绍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结构、特性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用XSZ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器模块设计角度信号测量仪的设计思路和电路实现方法.
2009, 29(3).
摘要:通过对航空气压高度表的工作原理和检定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气压高度表检定方法.该方案采用广泛应用的PPC2气体压力控制器模拟产生精密气压高度信号,直接对航空气压高度表、航空大气数据计算机的静压和气压高度等项目进行检定,对具有RS232数据输出功能的电子式气压高度表可以实现自动检定,对这种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可靠性高的特点.
2009, 29(3).
摘要:光电测距仪(含全站仪)的加常数是仪器测量结果的改正项目,是仪器检定项目非常重要的一项.本文结合光电测距仪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从加常数的测量原理、方法、不确定度分析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检测测距仪加常数的一种新方法--流动比较法,分析了流动比较法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通过与经典的六段法相比较,论证了流动比较法的可行性.
2009, 29(3).
摘要:通过对常规工作用Pt100温度传感器检定规程和使用方法的分析,给出了一种提高Pt100温度传感器测试准确性的方法,经过对温度传感器的多点标定试验,利用Matlalb软件求出Pt100温度传感器的电阻与温度转换公式下的新的系数值,从而对其使用温度点作出准确修正,最后的试验数据和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提高传感器的准确性是切实可行的.
2009, 29(3).
摘要:针对雨雾环境下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测试,对常规测试装置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雨雾环境的产生和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雨雾环境下传感器动态特性的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传感器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其常规环境和雨雾环境下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雨雾环境下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会大幅提高;最后,对试验结果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试验方法的改进方向.
2009, 29(3).
摘要:通过对三台测量型差分GPS和两台航海型GPS在同一测试点进行同时观测,分别得到300组观测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分别得到两种类型GPS的实测航向,以验证航海型GPS用作航向指向系统研究的可行性.经过计算得到,航海型GPS的平均航向为140. 6134°,航向的最大偏差为3.6227°,测量型差分GPS的平均航向为141.2193°,航向的最大偏差为1.2155°.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
2009, 29(3).
摘要:介绍了一种压电加速度计比较法自动校准系统.该自动校准系统在Visual Basic6.0环境下编程,实现了登录、设定参数、测试、数据保存、证书打印等功能.
2009, 29(3).
摘要:JC系列X射线探伤机检定标准装置是国内唯一的检定X射线探伤机的设备,该设备虽然能够达到基本检定要求,但操作复杂、数据处理速度慢、检定时间过长、准确度低,并且检定人员在现场容易受到辐射伤害.因此对X射线探伤机检定装置(简称检定装置)进行自动化改造非常必要,其目的是:提高检定装置精度,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与运算处理,并实现漏射线的检测.
2009, 29(3).
摘要:通过对传统计量管理工作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满足工程实践的计量管理思路,探索一种能够切实保证工程实践中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计量管理方法.
2009, 29(3).
摘要:由于传统的计量工作远离型号,使得型号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该文对如何做好型号计量保障工作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做好计量保障工作的关键、重点,对型号工程中如何发挥计量保障作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09, 29(3).
摘要:介绍了自制的对称度量具,并给出了其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表明,自制量具可用于某特殊产品的检测.
2009, 29(3).
摘要:在研制大型非金属椭球罩的过程中,为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在研制的各个环节进行型面跟踪测量,本文介绍了保证非金属椭球罩质量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2009, 29(3).
摘要:介绍了扩散炉的温度测量方法,并对扩散炉进行现场测量,通过测量结果对扩散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修正,从而保证了扩散炉性能的稳定可靠.
2009, 29(3).
摘要:主要介绍了氧化锆陶瓷针规的研制,以及氧化锆陶瓷针规在加工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 29(3).
摘要:以科氏力质量流量计的原理、检定数据实例及其测量不确定度分析等方面为主要论述内容,对<液体流量标准装置上校准科氏力质量流量计之探讨>一文做后续完善补充.
2009, 29(3).
摘要:文中对标准钨带灯检定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规程总结了如何准确、客观地检定、使用标准钨带灯.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