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06, 26(1).
摘要:我国完成光电雷达综合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据航空报报道,2005年年底,填补国内机载光电配套设备行业空白的两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某型光电雷达综合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某型光电雷达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在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主持下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两项科研攻关项目是由一航计测和一航光电所共同研制生产的。光电雷达综合和跟踪试验台是光电雷达研制、生产中最为关键的两台测试设备,其校准装置和配套软件的研制不仅成功地解决了光电雷达产品测试中激光回波参数、目标辐射源光轴平行性、目标辐射源均匀性、综合试…
2006, 26(1).
摘要:1.检定规程现行规程号规程名称被替代规程号定价(元)JJG10-2005专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JJG10-1987,JJG11-1987,JJG12-1987,JJG284-1982,JJG514-198719.00JJG37-2005正弦规检定规程JJG37-1992JJG71-2005三等标准金属线纹尺检定规程JJG71-1991JJG73-2005高等别线纹尺检定规程JJG73-1994JJG74-2005工业过程测量记录仪检定规程JJG74-1992,JJG706-1990JJG103-2005电子水平仪和合象水平仪检定规程JJG103-1988,JJG712-1990 16.00JJG117-2005平板检定规程JJG117-1991 19.00JJG119-2005实验室pH(酸度)计检定规程JJG119-1984…
2006, 26(1).
摘要:试从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颁布状况、各自术语定义、编写规则要求以及各自工作特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与有关标准进行对照分析,从中找出它们的异同性和承启性.
2006, 26(1):1-3,20.
摘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应用特点.
2006, 26(1):4-7,47.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信号频率估计方法,利用三参数正弦波拟合算法实现的四参数最小二乘正弦波拟合算法,特点是:1)绝对收敛;2)不需要对参数进行预估计;3)算法简洁;4)不需要迭代过程;5)运算速度高.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正确性和局限性.
2006, 26(1):8-9,55.
摘要:针对直升机半物理仿真测量数据主要是低频噪声的特点,提出利用小波变换、塔式结构重构算法,对信号进行降噪滤波处理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离线降噪滤波处理上实用高效.
2006, 26(1):10-13.
摘要:计算了光谱在3~5 μm及8~12 μm范围内,加装与机身结构一体化红外抑制器的某型直升机排气系统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中考虑了排气系统部分蒙皮的红外辐射、双喷管发动机喷气流的红外辐射、背景辐射及大气的吸收衰减对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信号的影响.实验发现,一架加装与机身结构一体化红外抑制器的直升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性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2006, 26(1):13-13.
摘要:
2006, 26(1):14-16.
摘要:利用里程计辅助捷联惯导系统构成一种完全自主式的车载组合导航系统.本文详细推导了里程计的速度误差方程.用捷联惯导系统解算出的速度量和里程计所测量的速度量之差作为组合导航系统卡尔曼滤波器的观测量,利用闭环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误差估计与校正,并给出了系统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导航系统可有效地减小姿态、速度、经度和纬度等导航参数的误差累积.
2006, 26(1):16-16.
摘要:据航空报报道,2005年年底,填补国内机载光电配套设备行业空白的两项重要科研攻关项目——“某型光电雷达综合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某型光电雷达跟踪试验台校准技术研究”在中国一航航空产品部主持下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这两项科研攻关项目是由一航计测和一航光电所共同研制生产的。
2006, 26(1):17-20.
摘要:模仿昆虫复眼结构形状,设计了一种仿生复眼测量系统.该系统由七个CCD摄像机按照复眼最小单元排列组成,利用多个DSP处理板对七路视频信号进行同步处理,模拟实现了复眼的功能.与传统的视觉测量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宽的视场和更高的运动灵敏度.本文利用改进的相关性方法实现视频图像的拼接,生成全景图,并提出了新的方法,较好地消除了因图像局部不齐和图像灰度不一致带来的人为拼接痕迹.
2006, 26(1):21-23.
摘要: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使用三星定位技术及伪卫星技术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和分析表明,三星定位技术虽然解决了原有系统的缺陷,但存在定位精度的问题;而伪卫星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有系统的缺陷,同时提高了定位精度.
2006, 26(1):24-25.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基于坐标变换原理的最小区域法评定空间直线度误差的算法,并且给出了数学模型和计算实例.
2006, 26(1):26-28,34.
摘要:介绍了一种以AT89C2051单片机为核心,利用超声波的特性设计出低成本、高精度测距仪的方法.给出了这种测距仪的硬件原理电路和主要的软件设计思路,用Pspice对硬件的主要部分进行了模拟仿真.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统计对设计进行改进,电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06, 26(1):29-30.
摘要:介绍了作者在测量单纵模激光器线宽参数的过程中,研制的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2006, 26(1):31-34.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航空测试交流电源.该交流电源不仅能够输出飞机交流用电设备在不同工作状况下的频率幅值可调的正弦电压,而且能够输出周期性畸变电压.该电源采用数模混合控制及重复控制方法,数字部分实现高精度的波形发生器和电压有效值控制;模拟部分采用电压电流瞬时值控制,提高响应速度.最后给出测试波形.
2006, 26(1):35-38.
摘要:设计了一种高精度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电路.电路采用了共源共栅电流镜和自偏置技术,通过运放的负反馈分别获得正温度系数的电流IPTAT和负温度系数的电流ICTAT,通过电流的减法运算将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分两段产生不同的补偿电流INL,并完成对带隙基准电压的分段线性补偿,由此得到温度系数很小的带隙基准电压.
2006, 26(1):39-41.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正弦信号失真度测量方案,该方案利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卡对被测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应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曲线拟合方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案精度高,扩展性好,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06, 26(1):42-43,51.
摘要:某型直升机旋翼轴是驱动旋翼旋转的关键疲劳部件,本文主要介绍了对该型直升机主旋翼轴载荷的测试方法:应变片的选择及测点布置,测试原理,测试结果及分析.
2006, 26(1):44-47.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刀口扫描法测量可见光CCD的调制传递函数(MTF),首次采用1∶1的无像差光学系统,消除了测量光学系统MTF所带来的较大不确定度分量;采用双刀口方法和动态定焦扫描法,提高了测量效率和精度.
2006, 26(1):48-51.
摘要:介绍一种利用经纬仪和游标量具测量福建水口电站船闸挡水闸门平面度的方法;按最小包容区域法评定被测闸门平面度误差值;对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和评定.
2006, 26(1):52-55.
摘要:结合惯性器件测试平台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设计惯性器件自动测试平台的必要性,给出了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以及硬件和软件的设计.该测试平台具有良好实时性、稳定性、可靠性和通用性,同时提供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使整个测试过程操作方便,减少了人为的测试误差,实现了测试自动化.
2006, 26(1):56-59.
摘要:分析了检定规程对铂电阻温度计的要求,通过研究铂电阻温度计的测温特性,提出了提高铂电阻温度计测量精度的方法,并给出了在温度校准点的测量不确定度.
2006, 26(1):59-59.
摘要:Frost&Sullivan公司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无人机传感器载荷市场的预测报告。该报告认为,由于市场对无人机的需求持续走高,故其机载传感器市场也将在未来获得极大发展,光电(EO)、红外(IR)和具有地面动目标指示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SAR/GMTI)三大类传感器将成为所有新型无人机平台的标准装备选项。在最近的实际使用中,这些无人机传感器确实增强了部队的态势感知和交战能力。
2006, 26(1):60-61.
摘要:介绍一种适用于小型测试、分析系统的基于分段曲线拟合的转速信号数据融合法,此方法能提高转速信号的处理精度.
2006, 26(1):61-61.
摘要: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高精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被纳入纲要中,这是继第一个五年计划后,计量科技再次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规划中,对我国计量事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06, 26(1):62-64.
摘要:在分析告警计算机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的基础上,详细叙述了近地告警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软硬件设计,重点分析了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测试设备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2006, 26(1):65-67.
摘要:介绍了实现网络通信的一种极为便利的工具:DataSocket技术;分析了采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网络测控系统的架构模式.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应用DataSocket技术实现某型号大气数据系统的网络化测控设计方案.
2006, 26(1):67-67.
摘要:为适应标准化事业的飞速发展,满足不同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需求,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内共成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9个、分技术委员会8个以及1个直属工作组。
2006, 26(1):68-70.
摘要:试从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的颁布状况、各自术语定义、编写规则要求以及各自工作特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与有关标准进行对照分析,从中找出它们的异同性和承启性。
2006, 26(1):70-70.
摘要:吉时利仪器公司近日宣布推出一种新型LXI(LAN eXtensions for Instrumentation)RF信号发生器,并计划于今年稍后推出相关的RF测试设备,覆盖频率范围在400MHz~2.5GHz之间。
2006, 26(1):71-72.
摘要:介绍了最佳测量能力的有关定义,对电子式电能表在常规校准时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过程和最佳测量能力的评定过程进行了比较.
2006, 26(1):72-72.
摘要:精工爱普生和Santee公司现已使用MEMS技术,面向光通信领域开发出新型波分滤波器。主要面向采用波分复用装置(WDM)的长距离通信用波长监视设备等。设备尺寸将会大大小于使用棱镜和AWG等装置的老式滤波器。
2006, 26(1):73-74.
摘要:测量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质量的定量表征,其定义为"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表征合理赋予的被测量量值的分散性"[1].用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及其质量进行评定和表示在许多计量和检测领域已得到广泛认可.甲基肼是常用的液体推进剂燃料,具有一定的挥发性.空气中的甲基肼主要是在甲基肼的生产、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因泄漏而产生的.甲基肼属于二级高毒物,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肾脏造成损害,因此空气中甲基肼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基肼浓度的测定过程进行分析,讨论了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对各不确定度分量和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2006, 26(1):75-77.
摘要:人们对标准、质量及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随着质量管理观念的改变和对质量内涵认识的深化而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要明白什么是标准,什么是质量,然后再把它们联系起来,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2006, 26(1):77-77.
摘要:泰克公司2006年1月4日宣布推出全新的DPO7000系列数字荧光示波器(DPO)。该设备将基于新一代硬件平台,从而令用户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在采样速率、内存深度以及波形捕获速率之间相互取舍。
2006, 26(1):78-78,80.
摘要: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企业对现场校验的需求日显突出,为了满足生产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许多计量仪器生产厂家设计了各种用于现场校准的便携式设备,并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工业现场的校准工作,如现在在工业现场大量用于温度校准的高温干体式温度校准炉.对于高温干体式温度校准炉自身的校准,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为了确保干体式温度校准炉自身的准确可靠,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校准.
2006, 26(1):79-80.
摘要:无论是指针式万用表还是普通的真有效值或平均值响应的数字万用表,其交流电压档(ACV)的频率特性都较差,一般只能测量几十赫兹到几千赫兹的低频电压.对于指针式万用表造成频率特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是,万用表的分压电阻采用精密电阻器,其本身的分布电容较大,在对高频电压信号进行测量时,由于分布电容的容抗大为减少,使得测量值明显低于实际电压值.而对于数字万用表除上述原因以外,另一主要原因是受平均值响应AC/DC转换器本身频率特性的限制,但这可通过采用宽频带运算放大器加以改善.因此,消除分压电阻器分布电容的影响就可以提高万用表工作频率的上限,大大改善其频率特性.
2006, 26(1):81-81.
摘要:电子汽车衡做为一种大型电子称重设备,在工矿企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它属于冲击性负载,负载量大,且秤台大都露天放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时有发生,所以对它的日常维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于电子汽车衡由称重秤台和电子系统两部分组成,其故障也相应分成机械故障和电子故障.
2006, 26(1):82-82.
摘要:日前,德州仪器(TI)针对电池供电应用。推出了Burr—Brown产品线的新系列高精度、微功耗运算放大器(Op Amp)。该系列产品的DC精度参数组合为Vos,CMRR,PSRR以及AOL,对于要求高精度与低功耗的应用设计极富吸引力。
主编:韩冰
创刊:计测技术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579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47/TB
国内邮发代号:80-441